增粘剂废气废水处理工艺与典型案例分析
增粘剂废气废水来源与成分
增粘剂广泛应用于胶黏剂、涂料、纺织等行业,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与废水废水处理 。废气主要来源于增粘剂合成反应釜排气、原料储存挥发及产品干燥工序,含有苯系物、甲醛、非甲烷总烃等有机污染物。废水则主要来自设备清洗、反应冷凝水及地面冲洗水,含有丙烯酸酯类、聚乙烯醇、甲醛等高浓度有机物,COD通常高达5000-20000mg/L,可生化性差,处理难度大。
增粘剂废气处理工艺流程
针对增粘剂废气特性废水处理 ,常用组合工艺为:
冷凝回收
:通过降温至-15℃以下废水处理 ,回收部分有机溶剂
喷淋吸收
:采用酸碱喷淋塔去除水溶性污染物
活性炭吸附
:对低浓度废气进行吸附净化
RTO蓄热燃烧
:对高浓度废气进行850℃高温分解
等离子体氧化
:处理恶臭气体成分
关键控制参数包括废气收集效率(需>90%)、燃烧温度(维持800℃以上2秒)、活性炭更换周期(一般2000小时)等废水处理 。
增粘剂废水处理工艺流程
典型处理流程采用"物化预处理+生化处理+深度处理"三级组合:
调节池
:均衡水质水量废水处理 ,pH调节至6-
混凝沉淀
:投加PAC、PAM去除胶体物质
水解酸化
: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
UASB厌氧
:COD去除率可达60%以上
MBR膜生物反应器
:污泥浓度维持8000-12000mg/L
臭氧催化氧化
:对难降解有机物进行断链分解
运行中需重点监控MBR跨膜压差(宜<25kPa)、厌氧罐VFA浓度(控制300mg/L以下)等参数废水处理 。
典型案例分析
案例一:华东某胶黏剂生产企业
客户背景
:专业生产丙烯酸酯类增粘剂,年产量3万吨,产生废水50吨/日,废气量20000m³/h废水处理 。
处理难点
废水中丙烯酸丁酯浓度高达800mg/L
废气含有刺激性丙烯酸异味
原有处理系统COD去除率仅65%
解决方案
废水:增设铁碳微电解预处理废水处理 ,结合复合菌种生物强化技术
废气:采用"碱喷淋+生物滴滤+活性炭吸附"三级处理
处理效果
废水COD从12000mg/L降至80mg/L以下
废气非甲烷总烃排放<50mg/m³
年回收溶剂价值达120万元
案例二:华南某纺织助剂厂
客户背景
:主要生产聚乙烯醇缩丁醛增粘剂,废水含大量PVA成分,可生化性极差废水处理 。
处理难点
废水BOD/COD<0.
PVA浓度超过1500mg/L
含有微量重金属镍
解决方案
采用"Fenton氧化+混凝气浮"预处理
后续接两级AO工艺
末端设置活性炭过滤保障系统
处理效果
PVA去除率>99%
总镍浓度从2.1mg/L降至0.05mg/L
运行成本控制在15元/吨水以内
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
当前增粘剂废水处理领域出现三项重要技术突破:
电催化氧化技术
:通过钛基涂层电极产生羟基自由基废水处理 ,对难降解有机物分解效率提升40%
特种膜分离技术
:采用耐有机溶剂纳滤膜直接回收有用成分
生物增效技术
:培育专用菌种处理PVA等难降解物质
未来五年,行业将向"资源回收+近零排放"方向发展,建议企业重点关注冷凝溶剂回收率提升、处理过程能源梯级利用等技术优化方向废水处理 。
常见问题解答
Q:增粘剂废水处理为何要强调预处理废水处理 ?
A:因其含有大量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,直接生化处理会导致系统崩溃,必须通过氧化、混凝等手段提高可生化性废水处理 。
Q:废气处理设备选型关键因素有哪些废水处理 ?
A:需重点考虑废气浓度波动范围、成分复杂性、设备防爆要求及当地排放标准严格程度废水处理 。
Q:处理成本如何有效控制废水处理 ?
A:建议采用"分质分流"策略,高浓度废水单独预处理,优化药剂投加自动化控制,并建立能源回收系统废水处理 。
通过上述工艺分析和案例展示可见,增粘剂废气废水处理必须根据具体成分特性定制解决方案,同时兼顾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,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废水处理 。